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,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,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。许多教育家都指出,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,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。
“泰山不拒细壤,故能成其高;江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”“爱的教育” 从细节入手,做人做起。细致入微地去观察、去发现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细微的变化。只有遵循教育规律,讲究方法,才能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。从爱学生就从生活的点滴做起,抓养成教育。斯宾塞的《教育论》中讲的很好:“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,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。”教育者应该努力让学生形成“自治”和“自理”的能力。把每位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记录。纪律方面表现卫生情况劳动态度学习成绩 ......这样能客观的记录学生真实情况,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特长,找到自己的优势,找到自信心,让学生在教师那里觉得自己有价值,学生才会有发展的愿望和希望,才能逐渐成为自治和自理的人。
记得我做一年级班主任时,班上有孩子总丢钱,孩子不小心自己丢,但几次,说明班上有学生当起小偷了,(丢钱的孩子反映是他同桌)这是大事,必须即时处理,不然会影响孩子一生,可是怎么办,不能伤害孩子自尊心,我思索着,利用下午自习课,和孩子们谈心讲故事......而后几天我留心观察,终于被我巧妙设计给逮住了.在教育她前,我首先向她承诺,此事一定代为保密.于是之后的交流很是顺利,最后,在于家长三方的交流中,她彻底承认了错误.事后,这个孩子和家长非常感激我,感激我保存了她的颜面.没有什么比一个孩子的面子更重要的东西了,一旦此事同学都知道了,很容易造成更大的影响,导致破罐破摔.相信是这件事打动了孩子的心.作为学生犯错时,内心怀有愧疚和不安,最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宽容和信任。作为师生间心灵的约定,用爱心去感化学生。
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认为:“教育上的水是什么?就是情,就是爱,教育没有了情爱,就成了无水的池。”人人都渴望被人尊重,被人理解,被人关爱!学生渴望老师的关爱,而且非常敏感。教师必须走进他们的心灵,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是真实的,真诚的,是深深的爱着他们。人们总把师爱比作阳光雨露春风。教育实践告诉我们,爱是一种力量,它不仅具有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愉悦的功能,而且还有催化作用,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,可以是浪子回头,当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爱心和殷切期望时,他们就会亲其师信其道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