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招生考试 > 浅谈开发与创造课程资源

浅谈开发与创造课程资源

2010年03月07日 13:12:26 来源:辉县市教育信息网 访问量:1137

 课程以课程资源的存在为前提,课程建设离不开构成课程基本要素的课程资源,坚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,构筑丰厚的课程资源使课程建设成为有本之木、有源之水,持续健康地发展。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。

   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课堂,到处都是值得学习的活灵活现的教育资源,教师首先应该走出课本,走进生活,将自己的角色由书本传授者转变为现代资源的综合开发者,有效地利用者,努力开发生活资源 利用生活资源。节省教师自身的时间与经历。只有走出课本,走进生活,教师学到的知识才会更富有生机活力。

     开发生活资源不能冷落课本,要创造性使用课本。新课程提出要重视教材,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,教材打破了旧教材原来的知识体系,使新教材在知识讲述上呈现出零乱性,新教材重视对学科知识的重新整合,是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,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,把理论观点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,以求达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、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。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,抓住新教材的编写特点,学会“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到什么庙念什么经”。理论联系实际,从现实生活入手。

    创造性使用教材,尊重和用好教材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:1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。2 学生是具有独特意义的人。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,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,为了每位学生的一切发展,才能成为有现实意义的行为。

    教学行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:1 赞赏 尊重每一位学生。2 帮助引导学生学习,提高学生学习能力。3 反思 检查提高自身素质。4提高自身合作交流能力。

    教师要引导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,“给”的知识永远是死的,只有导能激活活的源泉。教师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思维,甚至也不可能完全覆盖他们的知识面,把机会交给学生,这个方法再好不过了,教师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,本质的为人师的责任和道理,摆正自己的位置与角色。才能真正交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组织有着专业化的要求,但绝不是苛求教师是全才,自己要自信从容的走进新课程课堂。

   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,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资源,教师找准位置,做一个组织者 引导者 评价者 ,学生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,这几种学习方式都将教师从传统的角色解脱出来,这些方式,也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的无形资源。

   教师对课本的再创造与重新建构,在授课过程中对课程内容有所选择 增删,这样才会重点突出 难点突破 夯实基础 提高能力。所以教师必须有驾驭教材 开发教材的能力。

   教师力争走进教材 再走出教材 走进生活 理论联系实际 升华教材 赋予教材无限生机!!!

编辑:王坐标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新乡市辉县市教育局 特此声明。